傲世代理注册从辟谣声明中可以看出来,大概率主要是针对昨天白天又开始传的愈演愈烈的硅料收储传闻。
由于昨天这个小作文传得满天飞,写的有鼻子有眼的,引发了市场非常大的关注,但光伏协会的紧急辟谣又让这个传闻的真实性变得更加扑朔迷离,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只能坐待官方权威信息披露了。
在这一轮光伏反内卷中,硅料无疑是市场最关注的,也是小消息最多的,尤其是官方牵头组织行业龙头企业收储这个说法引发了市场的极大关注。
之所以这个传闻能引起广泛关注,除了硅料是光伏主产业链乃至整个产业链中过剩最严重的环节,同时它处于产业链的最上游,只要它的供需格局改变,中下游的价格也有望改善。加上官方主导龙头企业收储,看起来似乎也是一个解决方案。
但实际上,这个消息从来都没有官方或者比较权威的新闻来源,都是各种小作文、各种自媒体的报道。今年5月13日开盘后,市场就突现多篇“小作文”,称头部硅料企业(通威、协鑫、大全、新特、东方希望等)正联合酝酿“收储计划”,拟通过专项基金收购行业剩余产能,以减产挺价、整合低效产能。
后面有媒体去找相关上市公司确认,相关高管都表示并未收到这个计划,但小作文仍一直在传。后面工信部牵头搞光伏企业座谈会,市场确认了反内卷炒作主线后,硅料收储的传言就一直像幽灵一样相伴,时不时出现一波,昨天再次广泛传播的说法则是收储方案已经初步定案。
新能源正前方也不知道,但之前咱们一直强调,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去看待光伏反内卷的话,则不宜过分乐观。
理论上,国家的体制和实力决定了我们如果从顶层决定去解决反内卷的问题,确实可以阶段性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比如像现在市场传的硅料收储方案,要做完全可以做到,甚至可以做的比传闻的更好。比如不要7家成立合资企业了,7家还是太多了,可以3家,甚至要1家也可以。
关键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框架之下,光伏产业链的主体又是民营企业,加上与地方经济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不可能用行政手段强制关闭的情况下,就只能用钞能力来解决了。但问题是国家花费大量金钱资源解决这个问题,结果会更好吗?投入产出比有保障吗?
这是非常值得怀疑的,甚至可以确定地说,长期来说一定是不划算的,是根本没办法算账那种!这是由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能力远超行政手段决定的,可以说是客观定律。
再者,假如真的硅料去产能是用网传的国家牵头组织合资企业收储的方式进行,真的就是像上面传的那样吗?同样很可疑。
而且最重要的是,无论是硅料收储还是其他环节的反内卷,现在市场讨论的最多的都是如何去产能,相反在最重要的需求端着墨依然很少,不说这是南辕北辙,也不说本末倒置,但至少是有欠考虑的,真要反内卷,需求端和供应端两端都必须重视,而且重视程度至少应该是五五开。
内卷归根到底是因为需求的不足,如果不能在需求端上同步想办法,长期而言,反内卷很可能就只是反个寂寞,光伏跟煤炭不同,不能用煤炭的例子进行生拉硬套。
此外,内卷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光伏企业跟地方政府深度绑定的问题也没有什么进展。如果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答案,对于光伏行业反内卷同样不能过分期待。
无论是社会的舆论,还是此前工信部发起的光伏企业座谈会,民间和顶层都关注到了中国社会的内卷问题,从种种信息来看,这次是要下定决心解决的,毕竟中国经济面临的通缩问题同样有赖于各行各业的做强做大,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做强做大。
如果像光伏协会辟谣的反内卷是在法制化、市场化的大框架下进行,大家还需有耐心,对于很多小作文不要轻信,或者要信就要早信!
如果大家也对所长看的企业、行业专家交流纪要感兴趣,可以加入《价值宝库》查看。《价值宝库》是所长团队精心打造的投研资料库,每天会上传100+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一手调研纪要,此外还有各种研报、突发/热门事件分析、宏观政策及市场解读等内容。总之,只要是对咱们有用的,所长能找到的,都会上传到里面。